【商業週刊】我們的貨幣,你們的問題-----朱雲漢

 


       
一九七一年八月十五日,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宣布了一個震驚全球的新政策:美國政府決定停止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兌換關係,讓戰後推行二十多年的固定匯率制度走入歷史。自此美元進入持續貶值的大趨勢,浮動匯率帶來的風險成為各國央行頭痛的難題,各國政府也經常因懷疑貿易對手操縱匯率而相互指責。

 

        當時的美國財政部長康納利(John Connally),在回應歐洲各國政府對美國片面決定的批評時,拋出一句頗令美國盟友寒心的話:「美元可能是我們的貨幣,不過是你們的問題(It may be our currency, but it's your problem.)」。這句話露骨的表明,美國決策者並不認為維持美元幣值穩定是自己對國際經濟應負的責任,美國將根據自己的經濟利益須求來引導美元匯率的走向;在必要時,美國會毫不猶豫的利用她獨享的國際儲備貨幣發行權,將自己經濟失衡所帶來的風險轉嫁給其他國家。

 

        從一九七一年開始,美元的貨幣發行量已不受節制,美元的保值功能主要是靠美國政府的信用,特別是美國的財政紀律與對抗通貨膨脹的快心。然而,美國政府的信用紀錄並不佳。美國不時過度使用其國際儲備貨幣發行權,以大量增加美元的貨幣供應,來緩解國內財政入不敷出問題,應付龐大的貿易赤字,或支付海外用兵與軍費開支。

 

        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總是引發美元匯率的大幅貶值,讓手中握有大量美元儲備的國家,其債權權益受到明顯的稀釋。

 

        最近,美國聯準會(Fed)為了拯救次貸危機,不斷的向金融體系注入大量流動性,而且也向外界表明,必要時不惜將聯邦基本利率降到接近於零的水準。這短期救市措施,讓外界質疑聯準會有意放任美元貶值,甚至藉助通膨來減輕美國人的債務負擔。市場的預期心理,又加速了美元貶值,並刺激能源、黃金與原物料價格的暴漲。

 

        美元的大幅貶值,等於美國政府強迫所有的貿易夥伴,一同分擔拯救次貸危機的經濟成本。擁有鉅額外匯儲蓄的亞洲與中東國家,都立刻面臨的鉅額匯兌帳面損失。同時也讓高度倚賴美國市場的亞洲國家,面臨經濟成長趨緩與通貨膨脹加劇的雙重風險,甚至可能導致全球經濟陷入停滯性通貨膨脹的危機。

 

        最近,美國進步與自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史華生(Bret Swanson)在《華爾街日報》發表評論表示,美國雖然經常指責其他國家操縱匯率;但對於美元在過去十年間從異常強勁到急劇貶值的大幅波動,大家可以反問,到底是誰在操縱匯率?而且透過匯率變動將經濟震盪的風險散到全球?真可謂反求諸己的肺腑之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910106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