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你的工作還在嗎?」  -翁靜玉專欄  96/10/17


  若你還抱著只想找一份安定的工作的心態,無法積極任事,培養自己因應變動與
挑戰的能力,可能會永遠人浮於事,無法創造永續發展職涯,因為未來只有具挑戰性
的人才能生存。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我們何其有幸,能夠置身在這個變動劇
烈的時代,親眼見證世界在我們眼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躍進。然而,又何其不
幸,處在世界以跳躍的曲線向前推進的時刻,每人像緊繃的弓弦,不能稍有鬆懈。


.就業巿場人才供需失衡


  台灣失業率居高不下,失業的勞工朋友上街怒吼,只求活路。另一方面,仍有許
多企業,大嘆找不到所需人才。綜觀就業巿場目前的生態,更加印證我在年前的提
醒,那就是:就業巿場愈來愈呈具有專業能力與附加價值者,仍是就業巿
場的搶手人才;附加價值不高,專業技能不符就業巿場需求者,難免要成為長期失業
族。


  最近聽朋友轉述面談新人的經驗,心中很有感觸。一位主管問年輕的求職
者:「你想找一份什麼樣的工作?理想中的工作環境是什麼?」年輕人回答:「我只
想找一份安定的工作,最好是公司發展穩定、員工福利健全的公司。」


  聽了這話,面試主管笑笑地跟年輕人說:「沒有一個公司能保障長期穩定發展,
也沒有主管可以保障你的福利永遠健全,因為企業面臨外部嚴苛的挑戰,內部的組織
變革,隨時都得嚴陣以待,即使是公司的CEO,也無法確定明天工作還在不在!你要的
保障必須靠你自己,如果我用你,你可以保障幫公司賺錢,那我才能保障你想要的健
全福利呀!



  聽了這個故事,不禁想起最近認識的一位朋友。這位朋友畢業於某大名校機械研
究所,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全球最知名的外商電子廠工作,負責電視映像管的生產,
從基層員工一路做到副廠長。原本以為這是一份可以安穩一輩子的工作,卻在工作了
15
年,人已屆中年的時候,因公司關閉工廠,面臨了失業問題。


.眼前的安定可能是未來的陷阱


  以他的資歷背景來說,可以說相當完備,唯一可惜的是,他雖然擁有CRT技術專
長,但他的技術已經不符就業巿場需求,因為CRT已被TFT-LCD所取代,目前待業在家
一年,仍未尋覓到適合的工作。


  在此,提醒上班族朋友,眼前的安定可能是未來的陷阱。像以前半導體被認為是
最穩定的產業,如今美商應用材料公司大量裁員,國內龍頭台積電、聯電也暫緩招募
動作,在在透露出一個訊息:以前認定的好公司,榮景不一定長存。


  國內一家曾是股王的IC設計公司,在面臨轉型的關口時,人資單位無法提供組織
策略性的支援,以致造成人才大量流失。反觀那些日益茁壯的公司,例如明基電通、
友達光電、研華等科技公司,擁有具創意及策略思維的人資團隊,所以能配合組織需
求,適時強化人力素質,協助公司更穩健發展。在企業轉型的關鍵時刻,人資單位若
無法發揮策略性夥伴的角色,反而容易造成組織動盪不安,處身該企業的上班族何其
無辜,成了受害的一群。


.唯有自立自強才能保障工作權

  因此,奉勸大家不要誤以為,找到一家大公司,就等於找到避風港,完全無後顧
之憂。即使再大、再知名的公司,也不能保障員工的未來。為今之計,只有員工自己
才能保障自己,唯有自立自強,創造被利用的價值,才足以保障自己的工作權


  前述的那位朋友,以為可以在公司做到退休、安養天年,哪想到有朝一日風雲變
色,面臨中年失業。由於未能事先未雨綢繆,所以並沒有積極學習更多的專業技能,
增加自己的附加價值,加上雖然擔任管理職,但只是副手,管理經驗仍顯不足,以致
造成今天求職時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


  其實,工作機會還是很多,只是供需嚴重失衡罷了。以科技產業及金融服務業為
例,許多企業仍大舉徵才,人資主管為找不到好人才所苦。雖然金融業在合併趨勢
下,從業人員汰舊換新,大量失業潮已不可免,但是交通銀行、台新銀行、建華金
控、國泰金控、中國信託等,最近都有大型招募動作,尤以理財專員、衍生性金融商
品、法務人員、國際行銷人員、金融資產證券化人才、投資人才等職缺最為熱門。


 
.培養因應變動與挑戰的能力

  工作機會還是很多,但如果你還是抱著只想找一份安定的工作的心態,無法積極
任事,培養自己因應變動與挑戰的能力,可能會永遠人浮於事,無法創造永續發展的
職涯。現在,不妨自我評估,你擁有的專業技能,是否足以應付未來;明年,你的工
作還在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910106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